松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松原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22:07:57   浏览:960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松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松原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的通知

吉林省松原市人民政府


松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松原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的通知

松政发〔2011〕8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省级开发区,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松原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已经市政府四届二十二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二O一一年五月十六日




松原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减少吸烟危害,保护环境,保障人民健康,根据《吉林省城市公共场

  所禁止吸烟规定》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市、县(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领导本行政区域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工作。市、县(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公共场所禁

  止吸烟实施监督和管理。

  第三条 下列场所禁止吸烟:

  (一)公共文化娱乐场所;

  (二)公共体育馆;

  (三)图书馆、博物馆;

  (四)非本单位自用的会场;

  (五)商店(含室内市场)、粮食供应站(所)、银行、储蓄所;

  (六)在城市内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候车(机、船)室;

  (七)医疗单位;

  (八)学校、托幼单位;

  (九)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它禁止吸烟场所。

  第四条 文化、教育、卫生、广播电影电视、环境保护及新闻出版等部门要积极


  开展吸烟有害的社会宣传。

  第五条 禁烟场所所在单位要做好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工作。有条件的禁烟场所


  所在单位要为吸烟者提供有通风装置的吸烟室(区),并设置明显标志。

  第六条 禁烟场所所在单位必须履行下列职责:

  (一)在禁烟场所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标志;

  (二)不在禁烟场所内设置吸烟器具;

  (三)及时劝阻吸烟者在禁烟场所吸烟。

  第七条 吸烟者不得在设有禁烟标志的公共场所吸烟。

  第八条 非吸烟者有权要求吸烟者在禁烟场所停止吸烟。

  第九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禁烟场所所在单位和吸烟者,由市、县(区)爱国卫生


  运动委员会办公室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对违反本规定第六条第一项或第二项规定的,责令立即改正或限期改正。


  如不改正,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二)对违反本规定第六条第三项规定的,处以100元以上300元以下罚款;

  (三)对违反本规定第七条规定的,处以1元以上5元以下罚款。

  第十条 收缴罚款必须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款收据,罚款上缴同级财政,


  执行收支两条线。

  第十一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


  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二条 非禁烟场所所在单位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本单位的禁止吸烟场所,制


  定制度,做好控制吸烟工作。

  第十三条 本暂行规定由市爱卫会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暂行规定自2011年6月 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分级审批管理试行办法

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分级审批管理试行办法
中国进出口银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贷款审批程序,完善审贷分离制度,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增强贷款项目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国进出口银行实行审贷分离、贷款三级审批的贷款审批管理制度。
第三条 本办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贷款:指我行办理的出口信贷(包括出口卖方信贷、出口买方信贷)、转贷外国政府贷款、中国政府对外优惠贷款、融资担保等类别的业务。
三级审批:指对我行承办的各类贷款,由主管项目评审工作的行领导和主管各类贷款业务的行领导、行项目评审小组、行项目评审委员会按各自的审批权限履行审查批准职责的三级贷款审批制度。
第四条 贷款的各个审批级次,其审批权限严格限定在各自的审批限额之内,不得越权审批。
第五条 贷款审批工作各个环节的职能、要求和所负责任,按我行审贷分离实施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二章 审批权限
第六条 人民币贷款金额在2000万元(含2,000万元)以下的,外汇贷款在200万美元(含200万美元)以下的,由项目评审部评审后,报主管项目评审工作的行领导和主管有关贷款业务的行领导审批。如主管评审和主管信贷业务的是同一行领导,则请互为AB角的另一位行领导共同审批。
第七条 人民币贷款金额在2000万~5,000万元之间(含5,000万元)的,外汇贷款在200万~500万美元之间(含500万美元)的,由项目评审部评审后,提请行项目评审小组审议决定。
第八条 人民币贷款金额大于5,000万元、外汇贷款大于500万美元的,由项目评审部评审后,提请行项目评审委员会审议决定。
第九条 对于内容重大、情况特殊、决策难度极大的项目,不受项目金额及审批权限的限制,由评审部报请主管行领导同意后,提请行项目评审委员会审议决定。
第十条 贷款审批权限在执行中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

第三章 贷款审批工作程序与规则
第十一条 各类贷款项目经各代表处、各贷款业务部门按照我行的有关规定,在规定的期限内初审通过后,送项目评审部评审。经项目评审部评审通过的项目,报请各个审批级次按各自的贷款审批权限进行审批。
第十二条 贷款业务部门项目初审意见与项目评审部门评审意见难以达成一致的,按贷款金额及审批权限,提请上一个审批级次决定。
第十三条 贷款业务部门将项目送项目评审部评审时,对企业申贷的有关资料,如外销合同、内购合同、有关批准文件、定金水单、结汇水单、资金证明等,应当按进出银项发[1998]第133号通知精神执行,要求企业提供材料原件。
第十四条 除项目评审小组会议、项目评审委员会会议审定项目形成会议纪要以外,贷款金额在2000万元以及2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经有关行领导批准后,由项目评审部负责填写贷款批准通知单,通知有关贷款业务部门,有关贷款业务部门据此通知借款企业,办理具体用款手续。
第十五条 贷款项目如经原则批准,但需进一步补充资料、完善条件、规范手续才能办理放款手续的,各贷款业务部门负责通知有关借款单位补充完善条件。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由业务部门会签项目评审部门同意后办理放款手续。

第四章 工作职责和要求
第十六条 各个级次的贷款审批人员、机构,应当从保障我行各项业务安全稳健运行和切实维护我行信贷资产安全的大局出发,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贷款审批工作,严格审查、恪尽职守、审慎决策。
第十七条 贷款审批,应当贯彻和运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各项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外经贸政策及我行有关业务规章制度,对贷款项目的合法合规性、政策性、风险性、安全性、效益性等主要方面进行认真审查,严格把关。
第十八条 贷款审批,应当坚持《项目评审委员会工作规则》的有关规定,执行规章制度,按程序办事,严格掌握贷款条件,不得随意迁就,杜绝人情贷款、关系贷款。
第十九条 各贷款业务部门、项目评审部门对贷款项目的初审、评审和报批工作,均应在我行审贷分离实施办法规定的工作时限内完成,不得无故拖延,影响工作效率。
第二十条 贷款经各个审批级次审查批准后,应当将批准文件抄送行项目评审委员会各委员,项目评审部应定期将被批准项目的评审报告汇总送项目评审委员会各委员。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施行前,我行的有关规章制度的有关内容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发布人、修订人为项目评审委员会,由项目评审委员会授权项目评审部负责解释;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8年8月11日

贵州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和环境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

贵州省人民政府


贵州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和环境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
贵州省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的省辖市和县级市。
第三条 制定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和市长环境责任目标,应根据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环境保护计划(规划)遵循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的原则,实现目标化、定量化、制度化管理。
第四条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和市长环境责任目标,应体现区域、流域的环境综合整治,责任目标与具体工作指标相结合,长期打算与近期安排相结合,重点解决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第五条 各城市人民政府的计划、经济、建设、公安、工商、物资、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在制定和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和市长环境责任目标中,有义务给予密切配合。
第六条 贵州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办公室根据政府任期年限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环境保护目标,拟定本届政府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和市长环境责任目标方案。
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本届政府要达到的各项环境指标,经城市人民政府同意后,报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办公室。
第七条 市长环境责任目标的正式文本,经省长与省辖市市长,副省长与各县级市市长签字生效。
第八条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和市长环境目标责任制的内容为:
(一)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体系:
1.环境质量指标(六项)-大气总悬浮微粒年日平均值,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城市地面水高锰酸盐指数平均值,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
2.污染控制指标(十项)-烟尘控制区覆盖率,民用型煤普及率,工艺尾气达标率,汽车尾气达标率,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水处理率,重点企业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率,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
3.城市建设指标(四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气化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二)政府对环保工作重视程度: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监理、监测机构并发挥其作用,每年向人民政府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办公室和同级人大汇报环境保护工作,组织环保执法检查,定期听取环保工作汇报等情况。
(三)城市环境建设:城市清洁能源普及率(煤气、液化气、电热、合成燃料气等),城市污水处理厂或城区河段截污沟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及处置场的建设等情况。
(四)环境管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排污费征收,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推行情况,烟尘控制区覆盖率、噪声达标区情况,重点污染源治理,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率等。
第九条 省人民政府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办公室负责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和市长环境目标责任制的组织、检查、考核及处理日常工作。
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办公室在该城市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城市的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与市长环境目标责任制的组织、检查、考核处理日常工作。
第十条 市长环境责任目标每5年签订一次。省政府在环境责任目标签订后的第3年、第5年分别对签订城市进行检查考核,兑现奖惩。各城市自查每年不得少于一次,自查结果次年4月末上报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办公室(贵阳市按国家要求办)。
第十一条 各城市应根据市长环境责任目标的内容和完成情况,提供相应的资料。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的9项监测指标,应提供监测资料、监测布点图和其他项目的统计资料。
排污费征收应提供上级环保部门下达的各年度征收计划,分解落实情况和解缴凭证。
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率、清洁能源普及率应提供统计报表;限期治理和“三同时”执行情况应提供验收结论材料。
第十二条 依据各城市市长环境责任目标每项指标的工作内容和分数标准,省考核检查团负责市长环境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的评分。参加评分的人数须超过省考核检查团成员的半数以上。
第十三条 在考核过程中,发现有弄虚作假、谎报成绩的,取消该项指标或全部指标的得分。因市长失职未能完成责任目标的,加重扣分。
第十四条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和市长环境目标责任制的奖励与处罚标准:
(一)根据考核和评分结果,总得分达到600(含600分)时为及格,600-699分不奖不罚。
(二)总得分达到700分以上(含700分)时,分等级奖励;得分在900分以上(含900分)者,除发给奖金外,给予全省通报表彰。
(三)总分不满600分时,为不及格,除给予经济处罚外,市长还应向省政府写出书面检查。
第十五条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和市长环境目标责任制考核奖励费用:
(一)考核奖励费用的来源为污染源治理补助资金和市长基金;
(二)从污染源治理补助资金中提取的考核奖励费用,不得超过当年超标排污费和排污水费总额的5%,用于奖励市长环境责任目标的完成者;
(三)从省属以上企事业单位污染源治理补助资金中提取的部分,30%用于省政府对有关市长的奖励和全省环境责任目标的检查、考核等工作;
(四)与市长签订环境责任目标的有关责任单位及人员的奖励费用,从市长基金中提取,提取比例由各市自定;
(五)未完成市长环境目标责任书的罚款,作为省级环保补助资金上交和使用。
第十六条 省考核检查团根据得分情况,决定对各考核、检查城市的奖惩,并由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办公室予以公布并执行。
第十七条 市长的奖金,不少于受奖总额的10%,分管副市长和其他受奖人员的奖金由市长确定。
第十八条 根据考核和评分结果总得分不满600分时,从599分算起每下降50分(不满50分,按50分计),罚款1000元(其中市长个人支付罚款数额的15%,其余由未完成指标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支付)。
未完成环境责任目标的企事业单位,罚款数额由各市确定。
第十九条 各城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各地区、自治州可参照本办法在部分县(区)进行试点,逐步推广,扩大范围。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1994年签订第二届市长环境目标责任书起施行。原《贵州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规定》[黔府(1989)3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试行市长环境目标责任制的规定》[黔府(1989)42号]和《贵州省市长环境目标责任书考核与奖惩暂行办法
》[黔府通(1990)25号]同时废止。



1995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