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双版纳州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2:43:58   浏览:917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双版纳州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双版纳州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

西政办发〔2007〕106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委、办、局,中央、省属驻州各单位:

《西双版纳州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暂行办法》已经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ΟΟ七年八月三十日

西双版纳州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西双版纳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体系,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根据《云南省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暂行办法》,结合我州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西双版纳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以下简称生源地贷款),是运用信贷手段支持入学前户口在西双版纳州内且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接到全日制普通高校录取通知书后赴高校就读的一种信用贷款方式,是高校集中办理国家助学贷款方式的补充。

第三条 生源地助学贷款按就近原则由学生户口所在地农村信用社负责办理。

第四条 农村信用社所发放的生源地贷款按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享受财政贴息、免征营业税等优惠政策。同时农村信用社对生源地贷款业务单立台账,单设科目,单独统计,单独核算和考核。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五条 为保证生源地贷款的顺利实施,由西双版纳州生源地贷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全州生源地贷款相关事宜。各县(市)政府具体负责协调当地生源地贷款相关事务,教育、财政、人民银行、银监分局、农村信用社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共同推进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



第三章 贷款管理



第六条 贷款对象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普通高校录取,入学前户口所在地在西双版纳州内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的法定监护人(以下简称借款人)。

第七条 生源地贷款由学生法定监护人申请。

第八条 申请生源地贷款的条件。

(一)家庭经济确实困难;

(二)学生品德优良、诚实守信、生活俭朴、学习努力;

(三)符合助学贷款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九条 贷款用途及金额。贷款主要用于贫困新生赴高校就读的路费、学费及购置必备生活必须品费用。贫困学生赴州外就读的,每个借款人贷款总金额原则上不得超过10000元。

第十条 贷款期限。贷款期限应与申请学生学制挂钩,一般为3至5年。在学生毕业后第一年内还清。

第十一条 贷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执行,不得上浮。



第四章 贷款程序



第十二条 贷款申请。申请生源地贷款,应如实填写农村信用社提供的贷款申请表(书),并提供下列材料:

(一)录取通知书;

(二)学生本人、父母(法定监护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三)经学生所在村民小组或户口所在单位推荐,村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审核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四)学生本人和父母(法定监护人)承诺有关偿还贷款的责任书;

(五)农村信用社要求的其他证明。

第十三条 贷款审批。农村信用社应安排人员及时办理生源地贷款工作,应在收到贷款申请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并将审批结果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十四条 贷款办理。申请人接到通知后,应及时与农村信用社签订贷款合同,填写借款借据,办理相关贷款手续。并要在录取通知书上注明:“已办理用于贫困学生赴学校就读的路费、学费及购置必备生活必须品费用的贷款×××元”。

第十五条 贷款发放与归还。生源地贷款实行一次性发放,到期一次归还,可提前还贷,不得展期。贷款不能按期归还的,贷款人按规定计收罚息,借款人本息自付。

第十六条 贷款终止。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农村信用社有权终止贷款并提前收回贷款:

(一)未按合同规定用途使用贷款;

(二)学生中途退学、被开除、失踪或者死亡的;

(三)学生出国(境)留学或定居的;

(四)出现其他已不符合贷款申请条件的情况。



第五章 贴息管理



 第十七条 贷款贴息。生源地贷款在规定的贷款期限内由财政部门100%贴息。

第十八条 贴息资金的承担。贴息资金原则上由县级财政承担。

第十九条 贴息资金的申报和拨付。贴息资金一年支付一次。每年10月31日前,由县级农村信用联社汇总生源地贷款贴息资金情况向县级财政部门申报。县级财政部门审核后,在11月30日前将贴息资金拨付农村信用社。

第二十条 农村信用社必须保证上报贴息资金数据的真实与准确。对弄虚作假,骗取贴息资金的农村信用社,一经认定,财政部门可收回多付贴息资金,并予以适当处罚。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建立借款人违约记录通报制度。借款人若蓄意逃废银行债务,使农村信用社贷款形成风险的,农村信用社可在有关媒体和相关信用信息系统上公布违约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及违约行为,并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追讨,以确保信贷资金安全。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西双版纳州中心支行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西双版纳州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暂行办法自2007年9月1日开始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邮电部、建设部关于在城市住宅楼房设置信报箱、信报箱群、信报间(或信报收发室)的联合通知

邮电部 建设部


邮电部、建设部关于在城市住宅楼房设置信报箱、信报箱群、信报间(或信报收发室)的联合通知
邮电部、建设部



一九七九年国家建委、邮电部(1979)邮邮字524号《关于在城市住宅楼房增设信报箱的联合通知》印发后,各地邮电部门与建设部门紧密配合,认真贯彻通知精神,对改善城市邮政投递条件,满足群众通信需要,保证“通邮”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一些地方在住宅建设中,
由于没有材料和资金等多种原因,至今未能完全落实。据统计现在仍有十六点六万幢住宅楼房未安装信报箱,占全国住宅楼房总数的30.4%,给正常“通邮”带来困难。随着城市改造和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投递区域日益扩大,住宅楼房增长很快,在城市住宅楼房仅采用按单元门安装
信报箱解决通邮的单一方式,较难适应通邮量迅速增长的需要。近年来,北京、上海、沈阳、合肥、成都等城市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邮政部门同城建、规划部门一起在住宅小区试点组建信报箱群、信报间(或信报收发室),并将其列入当地市政建设法规,为改善城市住宅楼房通邮条件拓
宽了思路,也为各地改进住宅楼房规划、设计及邮政投递方式提供了借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和我国的国情,为适应各地的不同情况,更好地解决住宅楼房通邮问题,特作如下通知:
一、城市住宅楼房设置信报箱,实行插箱投递,是今后城市楼房住宅投递的基本方式。要继续贯彻国家建委和邮电部《关于在城市住宅楼房增设信报箱的联合通知》的规定要求,各地在审批和实施城市规划时要加强宣传,严格把关,做好协调和检查落实工作。
二、今后除继续在住宅楼房推行安装信报箱外,在城市住宅小区及高层楼房也可采用组建信报箱群、信报间(或信报收发室)的办法解决通邮问题。信报箱以及信报箱群、信报间(或信报收发室)都是住宅建筑的组成部分,各设计单位应纳入设计内容,所需材料和资金,应和其它配套
工程一起在基建项目内统一解决,凡未纳入设计内容的,城市规划部门不予审批。
三、信报箱、信报箱群、信报间(或信报收发室)是住宅楼房的通信设施,是住宅楼房通邮的必备条件,必须列入住宅楼房竣工验收项目。
四、信报箱、信报箱群、信报间(或信报收发室),由产权单位负责更换和维修,亦可委托当地邮电部门更换和维修,工料费由产权单位支付。
五、设置信报箱、信报箱群、信报间(或信报收发室)为住宅楼房改善通邮条件提供了多种途径的解决办法,各地要积极采取措施,抓紧落实工作,凡未安装信报箱的原有住宅楼房(包括信报箱无编号或损坏的),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责成住宅楼房产权所有者或管理单位
,自接本通知之日起,六个月内负责补装、补建和维修;也可以委托当地邮政企业或者其分支机构补装补建和维修,所需工料费由委托单位支付。
六、各地邮局要配合基建房管部门做好设置信报箱、信报箱群、信报间(或信报收发室)的工作,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对已具备通邮条件的住宅楼房,应按规定限期通邮。
七、本通知自收到之日起施行。



1991年2月2日

淮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淮南市司法机关追究错案责任条例》的决定

安徽省淮南市人大常委会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

  《淮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淮南市司法机关追究错案责任条例〉的决定》的决议

  (2010年6月29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查了《淮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淮南市司法机关追究错案责任条例〉的决定》,决定予以批准,由淮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

  淮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淮南市司法机关追究错案责任条例》的决定

  (2010年4月28日淮南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2010年6月29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

  淮南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废止《淮南市司法机关追究错案责任条例》。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生效。